敦品笃学塑校魂,务本求实书华章
2024年,学校制定了“三年行动规划”,推进“十七个规划项目”,落实“五抓”工作举措,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学校荣获山东省第三批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品牌、济南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法治研究课题一等奖、济南市教育局高质量发展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济南市首期中小学科学教育引领校等荣誉称号。务本教育,《让教育回归初心,让成长更有力量》一文在《中国教育报》发表。
总有一面旗帜,指引前行的方向。
“万人下乡,千村提升”,85名党员奔赴我校于强主任挂职第一书记的商河县王田新村开展党员义务劳动,丰富党建共建活动,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责任担当。
一、抓党建,促提升,凝聚向心力
严抓纪律,创党建品牌。开展“讲廉”“唱廉”“学廉”“践廉”活动,廉洁文化品牌建设经验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上,党建创新案例获一等奖,汇报清廉文化建设成果获得一致好评,“尚廉扬正气 务实育新人”入围全省“一校一品”党建品牌。
压实责任,增党建亮色。开展支部特色品牌创建活动,达成了“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在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分类指导座谈会上,我校党委书记从全面从严治党和基层党建方面作经验介绍。
锻造队伍,聚发展合力。实施“1+N”党群结对,发挥党员这个“1”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十六个走在前”,并在“+N”上带领群团教师互促互进。在中组部济南调研座谈会上,我以《党建赋能,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言,彰显学校党建成效。
统一认识 抓意识形态。形成契合学校实际的意识形态工作“十二条”。(①统一思想,弘扬正气 ③各种文本,表述规范 ⑤盯紧新媒,即时处理⑦明辨是非,明德正心⑧守好阵地,谨言慎行⑨排查图书,去粗取精⑫筑牢防线,严防渗透)
总有一种陪伴,增添奔跑的力量。
视频中,学生们步伐整齐、口号响亮。班主任陪着跑操,跑出了班级的精气神,成为过路行人驻足观赏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抓两翼,育全才,强化执行力
通过全方位陪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暖心陪伴,润泽心灵。设校长信箱,倾听学生声音,表彰对学校工作提出改进意见的同学;8次摸底,建档并记录11类重点学生信息;40余次家访推进“控辍保学”;资助89名困难和5名随班就读学生。数字赋能陪伴,彰显育人温度。
携手陪伴,助力远航。推动家校共育、开展志愿服务团队创新活动、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启动“家校社教联体”,构建家校社协同圈,拓展教育新边界。
心灵陪伴,守护成长。设置“隐形安全员”“隐形通讯员”,密切关注班级动态,全方位呵护学生成长。创新心理课程形式,定期开展心理普测与新生建档,组织心理运动会,建立“润心坊”提供 24小时咨询等系列化举措,全方位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倡导大考大玩,小考小玩,最高境界是不考不玩。每次大型考试后让学生放松,举办心理游园会,消除考试恐惧心理,紧接着就玩,玩后就学。
智慧陪伴,优化课程。利用完中办学优势,实行联合教研,形成初高中一体化教学,贯彻大单元教学,推进项目式学习,督促刻意练习。
课堂陪伴,提质增效。用3.0版的量规,精心打造课堂,让学生站在教学的中央,使“新课堂”熠熠生辉。
全程陪伴,考出成效。实施期中考试“十步曲”,以学生为中心,瞄准兴奋点、挖掘闪光点、捕捉兴趣点、了解需求点,从考前动员到考后分析,从试卷讲评到反思提升,从表彰激励到家长会分类推进,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力争考试效益的最大化。
赛训陪伴,竞绽华彩。打造“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坚持以赛代练、以赛代训,取得丰硕成果。在全市大中小学生红色故事进校园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舞台剧《军礼》在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膺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教育部比赛;女排省联赛获得“双冠王”,实现新突破;花样跳绳队荣获省赛高中组第一名,为济南教育增了光,添了彩。
通过教育教学双轮驱动,同向发力,五育并举,让学生有信心、有素养、有提升、有出口。2024年高考,最高分636分,600分以上9人,122人达到特招线,102位艺体特长生双上线。特招上线同比增长4.27% ,一段上线同比增长4.92% 。一大批优秀学子被北师大、山大、兰大、北体等知名院校录取。
总有一个暖场,见证思维的碰撞。
学校提前为部分初三学生和全体新高一学生开设初高中衔接课程,举办专家讲座,消除他们的心理恐慌。特聘专家与学校反复推敲,形成教育综改项目,该项目被评为市教育综改重点项目,已顺利通过答辩。
三、抓综改,促融通,提高渗透力
突出项目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变。
突出课程的基础性、贯通性和针对性。使课程契合学生认知与发展需求,打通逻辑衔接,消除求知障碍,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突出课堂的量规性、多元性和有效性。构建基础、探究、拓展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方式创新。
突出经验的发散性、应用性和可行性。与多所兄弟学校密切联系,推广相关经验。《融合创新,筑梦未来:初高中衔接课程体系实践探索》一文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初步实现了“五个提升,五个减负”,教育综改落地生根。
总有一个瞬间,领略教育的魅力。
最近我校的陈同庆老师可太火啦!他靠滴胶植物标本,还有“种子的力量”拓展课,让同学们学习兴趣大增,还带队在省级比赛拿了大奖。他现在成了“小网红”,还评上“济南中学务本教师”,这就是咱学校老师成长的真实写照 !
四、抓考评,鼓士气,激发内驱力
撬动绩效考核这个杠杆,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撬动双向选择这个杠杆,形成良性竞争,避免平庸,甚至“躺平”。
撬动骨干评选这个杠杆,评选“三风”教师,树立骨干模范榜样。
撬动技能比赛这个杠杆,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大批老师在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王骁波老师获评山东省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总有一个事迹,传递寒冬的温暖。
2月18日,高一2班家长向刘荣老师赠送锦旗。原来,刘老师巡视时敏锐察觉学生异样,迅速送医并全程悉心照料。她的善举彰显师生深情与人间温暖,是济南有温度教育和学校重安全的生动范例。
五、抓安全,提效能,增强保障力
提管理效能,筑安全防线。实施“九必巡”,提升执行力,守护校园平安。
铸金色盾牌,护学生平安。“28 防”无孔不入,防患未然,导师助推,一生一档,呵护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