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办公室的窗,五月的风裹挟着紫藤花香拂过案头的班主任工作手册。那些记录着成长点滴的文字里,藏着无数正在破茧的故事。 第一幕:试卷上的星火 "老师,我是不是真的学不好历史?"阶段性测评后的谈心课上,这个曾经活泼的男孩把脸埋进臂弯。分班后的史料分析、时空观念建立遇到挑战,让他的历史试卷布满"待解之题"。我搬来两把椅子,我们对着试卷玩起"时光侦探"游戏:"看这道材料题,你提取的关键信息已经很完整,只是差一点因果关联的串联。"红笔在年表上勾画,像为迷途的旅人点亮历史的坐标。当他把"错题溯源本"贴上书桌时,我看见有星光落进了他的眼睛。

第二幕:教室里的春风 新集体像刚拆封的拼图,总有些棱角需要温柔磨合。记得心理课“优点轰炸”时,腼腆的艺霏被全班四十个“点赞贴”淹没的瞬间——“你总默默整理班级讲桌”“上次我胃疼是你递的热水”。而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我们班的男子足球队展现了令人振奋的拼搏精神。队长佳昊在比分落后时依然大声鼓舞队友:"别放弃!我们还有机会!"那一刻,整个班级在看台上沸腾了,加油声此起彼伏,比阳光还要炽热。这些画面让我想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发光体。”


第三幕:成长中的微光 最动人的教育瞬间往往发生在课间十分钟:同学们自发组建的“帮扶小分队”围在走廊讨论数学难题,曾经闹矛盾的两个男生现在会一起切磋球技,当宿舍获得流动红旗,成员们总会兴奋地相约拍照,用镜头定格这份来之不易的集体荣誉。这些细碎的光亮,最终汇成我们的"星光树"——每片叶子都写着同学发现的彼此闪光点。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照亮,而是师生共同执着的火炬。当我们在晨读时听见越来越整齐的诵读声,在作业本里发现突然工整的字迹,在走廊上被塞来一颗"老师您嗓子哑了"的润喉糖——这些就是"星光同行"最美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