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育美育>体育评价
山东省济南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自评结果


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的要求,山东省实验中学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在高中期间至少掌握两项体育基本技能;坚持每天锻炼至少2小时,详细制定大课间活动制度;按时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汇总上报工作;不断开发体育社团、校本课程。一系列举措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体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增加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展现了“培养兴趣、张扬个性、寓教于乐、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一、经费保障情况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不断加大体育经费的支出,用于我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为让学生在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下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校积极开发体育场馆建设,不断完善体育器材场地配置。学校体育经费按国家规定由学校教育事业费列支,每年用于体育教学、训练等专项经费不低于30万,保证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竞赛及带训教师的补贴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师资配备情况

学校现有体育教师22人,共同担任胜利、铁一、唐冶校区的体育课、校本课、大课间、专业训练等教育教学任务。在学校及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我校健美操队连续取得济南市健美操比赛特等奖,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特等奖等,队员、教练分获相关级别比赛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称号。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女排实现济南市“三连冠”山东省第十五届中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第七名、2024年山东省中学生排球联赛第四名,篮球队、乒乓球队、毽球队均取得市比赛优异成绩。

三、教学实施情况

1. 管理到位,责任到人,体育工作顺利开展

制度管人,责任明确: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体育管理制度,成立了由政教处、教务处、艺体部组成的体育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体育教学大纲落实到位,体育工作好坏直接跟评优、班级升级挂钩。

时间保障,健康优先: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体质健康是评选先进班集体的硬指标。

领导重视,深入一线: 主管领导带头干,经常听取意见,深入课堂和教研组指导监督,调动老师积极性。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遇到问题有办法解决。校长和行政们还经常跟老师们一起研究体育课、运动会、体育节、大课间等活动,甚至亲自参与。

团队给力,保障到位: 正是这样一支团队,确保了: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和长远规划。体育经费按上级要求足额预算。

场地器材,有保障有管理:学校有标准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等。

   器材配备基本达标,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确保安全。器材数量、添置、损坏都有记录,学校每年都花钱添新器材。

师资可靠,待遇公平:

老师们爱岗敬业,不体罚学生。教学基本功扎实,能组织比赛和训练。学校考虑体育老师特点,按规定配发运动服,计算课时和评职称时与其他科目老师一视同仁。

2. 抓好体育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科研能力

课堂是核心,质量是关键: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头等大事,提高教学质量靠的是教学改革。

理念先行,课堂落实: “健康第一”是核心理念,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是根本。目标就是:45分钟要效率,学生有笑声、有汗水!

 

学习反思,更新观念: 落实新理念(新课标),要改变教法、学法和评价方式。老师们得不断学习、反思,更新观念,吃透精神,才能用好新方法。所以我们经常互相听课、评课,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科研助力,成果落地:我们搞了市级课题《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研究》(孔凡国老师主持,组里7位老师参与),已经结题了。疫情期间,潘文娟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济南市高中生体育锻炼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也在2022年6月顺利结题了。

3. 抓好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课内课外,相辅相成: 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巩固,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活动丰富,全员参与: 学校每年搞大型体育文化节和运动会,鼓励所有学生都来玩。平时还组织年级比赛,像跳绳、拔河、篮球赛等等。这些活动既热闹了校园,又保证了每人每天至少活动一小时。

器材开放,方便锻炼: 体育组鼓励学生课间或活动课借器材,像跳绳、毽子、乒乓球、羽毛球,让大家课余时间也能动起来。

效果显著,热情高涨: 这些措施掀起了一股校园健身热,实实在在地增强了学生体质,也大大提高了他们锻炼的积极性。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