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结合济南中学“一校三区”、完全中学等实际,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两项体育基本技能;坚持每天锻炼至少2小时,详细制定大课间活动制度;按时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汇总上报工作;每年积极参加省、市体育局、教育局举办的各级各类比赛,并认真组织学校运动会及校园体育节等大型体育活动,每年代表省、市参加传统项目、省运会人数在全省兄弟学校中居全省首位;学校不断开发体育社团、校本课程,已常年开设有篮球、健美操、田径、武术社团。这一系列举措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体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增加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展现了“培养兴趣、张扬个性、寓教于乐、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一、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
(一)山东省济南中学及组内基本情况。
山东省济南中学属于完全中学既有高中又有初中,创办于1945年,隶属铁路系统,先后曾更名为:“华东区铁路管理局济南扶轮中学”、 “济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济南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2004年移交地方教育局管理,正式更名为“山东省济南中学”,至今已经发展为一校三区的办学模式。经八路3号铁一校区为走读制初中和高一高二年级,建国小经三路1号胜利校区为走读制高三年级,唐冶中路3456号唐冶校区为寄宿制高中。学校现有初中18个教学班,高中65个教学班。在校生4千多人。学校重视体育工作及发展,2024年体育专项经费达22万元。
在教研组方面,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22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8人,研究生学历8人,本科学历13人。我校是“山东省田径项目传统学校”、“山东省排球项目传统学校”、全国首批“篮球特色学校”和“山东省健美操特色高级中学”。
学校一直将师德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爱岗敬业,关心学生,认真备课,规范上课。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参加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济南市师德培训,并认真贯彻执行。
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将“敬业,吃苦,奉献”当成自己的工作原则和底线。在完成教学之余,认真开展运动队训练,健美操队、普体队、篮球队、击剑队、女排队、足球队常态下每天训练到晚上7点20,节假日常年训练坚持不懈,并取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近几年我校健美操队连续取得济南市健美操比赛特等奖,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特等奖等,队员、教练分获相关级别比赛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称号。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女排获市中小学排球联赛冠军,篮球队、乒乓球队、毽球队均取得市比赛优异成绩。这些成绩就是老师们无私奉献,努力拼搏最好的证明。
除教学与训练外老师们也在不断努力提升完善自我。在王建军老师的指导下,近年来,我校很多老师参与授课、送课、评课活动。张灿老师在2017年济南市“一师一优课”展评活动中的《排舞》课被评为市级优课,并获优质课一等奖; 2018年市“一师一优课”展评活动中,王天放老师的《篮球课》被评为市级优课,并获优质课二等奖: 2019年山东省“一师一优课”展评活动中,朱广伍和王天放老师的《双手前抛实心球》及《篮球半场三攻二》课被评为省级优课,双获一等奖; 在济南市体育小主题教研活动中,朱广伍和王天放老师分别提供优秀展示课《横向分腿腾跃》和《篮球体能训练》。线上教学初期由朱广伍和我校韩成祥老师录制的《室内体能训练课》在全市获得推广。在线上授课期间我校线上体育教学工作还荣获济南市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在送课下乡活动中我校多名教师参与并获好评。
在理论研究方面,2017年,我校申请立项市级课题《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研究》,孔凡国老师为主持人,体育组7位教师为课题组成员,现已经结题。在疫情后的大环境下,由潘文娟老师为主持人的市级课题《济南市高中生体育锻炼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也于2022年6月份顺利结题。
(二)经费保障情况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不断加大体育经费的支出,用于我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为让学生在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下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校积极开发体育场馆建设,不断完善体育器材场地配置。学校体育经费按国家规定由学校教育事业费列支,每年用于体育教学、训练等专项经费不低于30万,保证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竞赛及带训教师的补贴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师资配备情况
学校现有体育教师22人,共同担任胜利、铁一、唐冶校区的体育课、校本课、大课间、专业训练等教育教学任务。在学校及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我校健美操队连续取得济南市健美操比赛特等奖,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特等奖等,队员、教练分获相关级别比赛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称号。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女排实现济南市“三连冠”山东省第十五届中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第七名、2024年山东省中学生排球联赛第四名,篮球队、乒乓球队、毽球队均取得市比赛优异成绩。
二、体育教学改革,政策引领完善制度
(一) 教研活动:真抓实干,团队成长
紧跟上级: 我们积极对接市教研院,常请教研员王建军老师来校指导。
备课扎实: 每周一,三校区体育组雷打不动搞集体备课。大家一块学,一块进步。我们铁规矩:没备课,不上讲台!所有课都是全组老师讨论出来的。
制度保障: 组里建立了教研制度管自己,学期初定计划、列重点,学期末必总结反思。
效果显著: 这套办法特别锻炼年轻老师(我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也让老教师们干劲十足,方向明确。
积极参与: 省市的体育教研活动(像远程培训、德育课例观摩、主题教研等),我们都鼓励老师报名上公开课。每次公开课,全组都帮着一起磨,当成提升的好机会。
搭建平台: 刚过去这学年,我们济南中学在铁一和唐冶校区成功主办了两次全市体育老师的“面对面”活动,既给大家搭了交流台子,我们自己更得到了锻炼。
(二)体质健康测试:多管齐下,效果明显
机遇与责任: 2020年济南市学生健康促进中心落户我们学校,体质健康这块我们更要带头做好。
因“区”制宜: 学校三个校区、初高中都有,课上锻炼方法我们区别对待。
领导重视: 校长在全校大会、班主任会上反复强调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大课间升级:
每天保证上午下午两个大课间。
不再强求“整齐划一”,而是根据年级、场地灵活调整跑步速度、距离。
夏天天热,就把大课间调到早读后和下午放学后。
发挥教研优势,自编了武术操,加上素质练习,强度上去了。
体测动真格:
今年秋季运动会前,专门抽一天测初二、高二全体学生的国家体测项目,成绩算进运动会总分!
每年三月固定测初一、高一全员体测。
挂钩考核: 班级体测成绩影响班主任绩效,学生个人体测不达标,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形成合力: 现在体质健康工作格局很清晰:体育课和大课间是主战场,体育老师冲在前,班主任和家长是坚强后盾。
(三) 师资培养:传帮带,促成长
压担子促反思: 鼓励年轻老师多担当、敢担当、多反思。新入职三年内的老师,每周必须写一篇教学反思(长短不限),在备课会上分享,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困惑。这样既帮新老师成长,也给老教师带来新动力。
树牢职业信仰: 刚工作的新老师,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可能有点偏。老教师首先要做好榜样,引导新人:
摆正心态: 放低身段,清空不切实际的想法。
认清使命: 体育老师是干嘛的?是通过教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帮他们塑造健康人格,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出真知: 想明白了这个,才能踏踏实实当好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