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首页
>>信息中心>>校园动态
胜利回响专栏│《双向奔赴的三年:从擦线生到全省第八》
发布日期:2025-08-08 浏览次数: 字号:[ ]


  中考后的那个夏天,济南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手里沉甸甸的——擦线进校的成绩,像给未来蒙了层雾。谁也没想到,三年后,我会握着211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回望这段在转弯处绽放的时光。


 

  初入济中,得益于学校的科学规划的初高衔接引桥工程,我很快找到节奏,尤其迷上物理。课堂上的顺畅感推着我往前,高一过得充实又快乐,分科时果断选了纯理。新班级里,大家为着“考大学”的共同目标,相处得像老友。



  分科后是场爬坡。理科难度陡增,课堂上的专注、课后围坐讨论成了日常。这时我做了个“特别”的决定:纯理生走艺考路。旁人说难,可教室里自习的我、赶暮色回家的我,还有老师们见缝插针“喂”知识点的身影,都成了底气。

 

  高三冲刺,眼泪与星光交织。艺术集训缺课一个月,成了下半年的坎:期末考波动、模考震荡,弱势的英语更刺眼,连拿手的物理都跌到70分以下。各科老师像约好般安慰、鼓励、鞭策:王骁波部长逐题分析答题卡,点出我“难题顺、基础错”的问题;班主任邢俊霞逐句改作文,叮嘱“字漂亮,内容按必背句来”。老师们的话像暖光,驱散了大半退缩,照亮了我的前行路。



  我没辜负这份期待。每次模考都砸了,哭一场睡一觉,第二天依旧最早到教室。最后一个月,节奏变得轻盈:每晚35分钟攻物理选择(高考89分,小遗憾未到90),每周过一遍3500词,笃学晚自习后踩月光回家。规律的坚持,让高考成了水到渠成的奔赴。查分时,文化课542分(超线250多分)、综合分全省第八的数字,让我感慨万分了——原来双向发力,真能让两种光芒同时绽放。

如今才懂,所谓奇迹,不过是母校托举梦想,老师照亮前路,父母给予勇气,同学驱散孤单。想对学弟学妹说:别求一步登天,每天啃透一个知识点、改对一道错题,就是铺路;弱科别逃,缠着老师问,比闷头刷题管用;找到自己的节奏,比如固定时间背单词、练错题,坚持到最后就会发现,规律里藏着最稳的底气。


  感谢济南中学:三年来,被老师拽着往前跑的日子,和同学一起并肩作战的晨昏,屡败屡战的坚持,笃学到底的夜晚,终究成了点点星光,照亮了我18岁最无悔的青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